人們在旅游時,都希望能夠帶回一些特色鮮明、方便攜帶、實用性強、物美價廉的紀念品,以作為自己此次出行的見證。 金屬紀念品定制的廠家告訴你們,在我國,不少博物館在文化產品的經營服務上存在著商品缺乏特色、質次價高等問題。 具體表現為紀念品種單一,大同小異,沒有自己的特色,加之價格較高,無人問津。 博物館文化產品是博物館品牌、文物、展覽的延伸。
其實,博物館的旅游紀念品必須兼顧收藏與普及,大、中、小型結合,價格有高、中、低檔之分,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游客之需要。 尤其是應盡量開發適合未成年人、低收入階層的紀念品,如可以自己動手拼裝的模型,采用塑料或紙質材料,價格低廉,卻能啟發青少年的思維,作用不小。 甚至連館名、館徽、標識都沒有。觀眾在這個博物館沒有買,到下一個博物館一樣能夠買到。 買回去后,沒有幾天,就忘記了這件紀念品是在哪里購買的,完全失去了紀念品的實際意義。
獨具鮮明特色和文化底蘊的博物館紀念品,作為歷史文化信息的載體,具有博物館名片的作用,對于宣傳博物館、傳播博物館文化具有很強的作用。 這些紀念品伴隨著人們離開博物館后,腦海中仍舊長久地回味,成功的旅游紀念品應該幫助人們回憶參觀博物館的情景,加深印象的應該是博物館的特色文物和博物館建筑。
博物館應該為觀眾提供多樣化的服務,讓觀眾除了參觀博物館精美的文物展品外,還能從這個博物館購得有意義的紀念品、文物復制品和宣傳書刊等,這樣可以把博物館“帶回家”o 一項調查表明:觀眾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,越來越喜歡購買一些富有文化內涵的商品留作紀念。 這種消費觀念在年輕人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,博物館為此專門設計開發的紀念品通常很受年輕人歡迎。 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公益性機構,不能以贏利為目的。 博物館的商業性活動不能違背博物館的基本宗旨,不能有損博物館的信譽,不能有損作為公眾信托的博物館藏品的質量。 博物館的旅游紀念品一定要注意質量,要愛護博物館的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