鑰匙扣,這方寸之間的金屬或皮革,常被人們系于腰間或揣在兜里,日日相伴卻不甚起眼。然而細察之,每一枚磨損的鑰匙扣上都鐫刻著獨特的生命密碼。
那些旅游景點的紀念鑰匙扣最是直白,印著"長城留念""巴黎記憶"的字樣,在抽屜里堆積成歲月的標本。更有趣的是那些私人化的信物——大學校徽鑰匙扣被摩挲得泛白,第一份工作門禁卡扣邊緣已現凹痕,嬰兒滿月時收到的銀質生肖扣在陽光下閃著溫潤的光。這些物件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中,漸漸褪去商品的屬性,成為記憶的載體。
我曾見過一位老先生,他的黃銅鑰匙扣上拴著半片殘缺的象棋,問及緣由,他渾濁的眼睛突然泛起光彩:"這是當年下最后一盤棋時,老伙計掰給我的。"說著用布滿皺紋的手指輕輕撫過棋子邊緣的缺口,仿佛觸碰著五十年前的某個午后。
現代人總愛用手機記錄生活,卻不知最鮮活的記憶往往附著在這些日常器物上。當我們的手指每日與鑰匙扣相遇,那些以為遺忘的片段便會從金屬的涼意中蘇醒。一枚小小的鑰匙扣,既能打開房門,也能開啟記憶的閘門。